报道最近汽车行业的大事件
专业的汽车网站,让选择更简单!

马鞍山到宝华自驾必看:道路救援那些你不知道的救命招

哎,您说这年初开车出门最怕啥?不是堵车也不是油耗,是车子突然趴窝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上!特殊是马鞍山到宝华这段,弯道多得像麻花,新手司机走这儿手心都能攥出汗来。上周五老伸开着新买的SUV就在青龙坡熄了火,愣是在北风里哆嗦了俩钟头——您猜怎么着?他压根不知道这段路有24小时道路救援!

一、这段山路为啥容易出状况?

您别看地图上马鞍山到宝华就三十来公里,这但是实打实的"三多路段":弯道多、坡度多、气象变动多。客岁通行局统计数据表现,这段路平均每周要处理18起车辆故障,比市区道路高出三倍不止。

举一个切实例子,客岁冬天王师傅开着冷链车送货,在燕子矶拐弯处遇到暗冰。方向盘刚打半圈,车屁股"哧溜"就横过来了。得亏他记着挡风玻璃上贴的救援电话,要不一车鲜货非得全砸手里。

二、道路救援到底能帮啥忙?

别以为道路救援就是拖车那么浅易!当初正规公司都备着"三大神器":

  1. 搭电宝(能给亏电车辆霎时续命)
  2. 充气泵(专治各种扎胎漏气)
  3. 应急开锁(对付马虎司机的神器)

上个月我亲目击过个新颖事:小李开着改装车去参加聚首,在牛首山隧道里氛围悬挂突然漏气。救援师傅愣是现场用千斤顶+气泵给常设修复,让他赶上了生日宴——这事儿要搁从前,最少得耽误大半天。


三、遇到状况万万别犯这些傻

您知道吗?80%的二次事变都是错误处置造成的!记着这三个"不要":

  • 别在弯道处停车测验(后车根本看不见你)
  • 别自己钻车底折腾(专业东西不是摆设)
  • 别轻信路边"热情人"(客岁就逮着个用假救援骗钱的)

说个真事:上季度有个女司机在翠屏峰爆胎,自己换备胎时没放警示牌。后面大巴车差点追尾,吓得她腿软得站不起来。您说这多悬呐!


四、救援费用到底怎么算?

这里头门道可多了!正规公司都是"三透明":

  1. 根基服侍费明码标价(素日50-80元起步)
  2. 拖车按公里收费(留意看是不是含返程)
  3. 夜间服侍加收30%(但相对比黑救援靠谱)

拿客岁国庆来说,老刘的商务车在仙人渡水箱开锅。他联系的救援公司诚然收了200夜间费,但人家带着防冻液现场就给修睦了。要按4S店的搞法,光拖车资就得花双倍。


个人提议您拿小本记好了

说切实的,与其等出了症结再着急,不如当初就做好这些准备:

  1. 把救援电话存手机通讯录+写张纸条贴遮阳板
  2. 后备箱常备反光背心、警示牌、搭电线
  3. 买保险时捎带问清晰赠予的救援服侍范畴

您还别嫌麻烦,上周我街坊老周就是靠这些准备,在暴雨天车子进水时五分钟就叫来了救援。要我说啊,这开车就跟过日子似的,准备全面了才可能心田踏实不是?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车时代 » 马鞍山到宝华自驾必看:道路救援那些你不知道的救命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