涉县道路救援协会会长:一个你不知道的平民英雄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想过,半夜车坏在山路上,是谁第一个赶来救你?在涉县,这个答案很可能是"老张和他的救援队"。但老张到底是谁?他凭什么能当上涉县道路救援协会会长?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。
从卡车司机到救援队长
老张全名张建军,20年前还是个跑长途的卡车司机。那时候山路难走,他亲眼见过太多事故。"最惨的一次,一辆小车翻进沟里,等消防车从县城赶来要两小时..."老张说起这事还直摇头。
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:
- 他自己掏钱买了第一套救援工具
- 拉上三个修车行的朋友组了"义务救援队"
- 最夸张的一个月救了17辆车
不过话说回来,当时谁能想到这个临时搭的草台班子,后来能发展成正式注册的救援协会?
当会长到底要干啥?
很多人以为救援就是拖个车那么简单,其实...差远了!老张的日常工作复杂得让人头大:
核心任务清单:
1. 24小时值班调度(手机从来不敢关机)
2. 培训新队员(光是教用拖车绳就能讲半天)
3. 筹钱买装备(去年那台液压剪花了8万)
4. 和交警队扯皮(总得协调封路救援的事)
最要命的是第三点。协会现在有23个正式队员,但80%的经费要靠自己想办法。老张去年把家里存款都垫进去了,老婆差点跟他离婚...
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
问老张最难忘的事,他立马说起2019年冬天:
"零下15度,旅游大巴在十八盘打滑,半边轮子悬在悬崖外边。我们绑着绳子爬过去,先用千斤顶撑住车,再..."说到这儿他突然卡壳,"具体怎么操作的其实记不太清了,当时全凭肌肉记忆。"
数据说话:
- 年均处理救援请求:400+次
- 最快到达纪录:县道事故8分钟
- 最远救援距离:深入山区53公里
但有个奇怪的现象:越是危险的任务,老张越要亲自上。问他为什么,他就咧嘴一笑:"我闺女说这叫'中二病晚期'。"
不为人知的软肋
别看老张在救援现场威风凛凛,私下却有不少难处:
鲜为人知的困境:
- 去年体检查出一身毛病(高血压+腰椎间盘突出)
- 儿子高考那年缺席了全部家长会
- 协会成立5年换了6个会计(嫌工资太低)
最讽刺的是,这个救了无数人的会长,自己开的还是辆快报废的皮卡。有次救援完被拍到头盔裂了条缝,第二天照常用...
民间救援的未来在哪?
谈到未来发展,老张突然变得很严肃:"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。"虽然协会开了抖音号,但00后觉得又累又危险,给钱都不来。
待解难题:
- 专业人才断层(会操作特种设备的太少)
- 保险问题(队员受伤只能自认倒霉)
- 公众误解(总有人以为救援是免费的)
不过最近有个好消息:县政府终于答应给协会配两台旧警车改装。老张说这或许暗示着民间救援正在被重视,虽然...速度是慢了点。
为什么是他?
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:为什么是老张当会长?观察久了会发现:
不可替代的特质:
- 记得住涉县每段路的坑洼位置
- 能徒手画出全县18个易发事故点
- 手机里存着37个修车铺老板电话
- 连续7年春节在值班室吃饺子
有次我问他值不值得,这个50岁的汉子突然红了眼眶:"那天救了个孕妇,后来她带孩子来协会,小孩冲我喊'救援爷爷'...你说值不值?"
【文章结束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