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道最近汽车行业的大事件
专业的汽车网站,让选择更简单!

保险公司道路救援文案如何抓住用户痛点?


清晨两点,车子抛锚在荒旷野岭——这时间你会先翻保险单仍是打求救电话?
刚买车的小李就遇到过这种困境:慌手慌脚找出保险公约,发现密密麻麻的条目里藏着"整年免费救援3次"的字样,可电话号码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。这种藏在公约第8页第3段的救援服侍,就像备胎里的千斤顶——中心时间总找不着。


为什么好的文案要让老太太都看懂?

某保险公司做过测试:把"本司供给整年不限次数的24小时全天候道路救援服侍"改成"抛锚就打400-1122,咱们带备胎来",拨打坦率接飙升230%。

三个必备因素

  1. 动词开头(叫、打、喊)
  2. 包括详细数字(30分钟到达、5公里免费)
  3. 场景化中心词(暴雨、爆胎、没油)

看一看这两句对比:
"供给专业救援服侍" vs "暴雨爆胎别慌,28分钟送油到跟前"
后者点击率高4倍,出于闪开销者秒懂"能化解何种艰难"。


长短句怎么搭配才不糟蹋广告服侍费?

某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投放数据很有意思:

文案范例点击率转化率
专业术语版1.2%0.3%
短句问答版5.7%2.1%
场景痛点版8.9%4.3%

最成功的案例是某平保险的系列文案:

  • "电瓶没电?接电服侍整年免单"
  • 爆胎不会换?咱们带着备胎来"
  • 暴雨困车里?免费拖车随叫随到"
    这套组合拳让他们的车险续保率增强17%,法门就是每句话都化解一个详细症结。

网民真会在意"整年24小时"这种词吗?

调研数据啪啪打脸:
■ 83%的网民记不住服侍时限
■ 79%的顾客只关心"当初能不能来"
■ 92%的咨询电话第一句都是"你们多久能到"

某保险公司悄悄把官网的"整年无休服侍"改成"当初需要救援吗?",在线咨询量当天涨了3倍。他们的经营总监说:"网民要的不是承诺,是即时化解症结的界定性。"


好的文案到底该说人话仍是专业术语?

对比两家公司的救援呼唤量:
A公司:"装备GPS定位系统的专业化救援团队"
B公司:"发送定位立刻见,师傅带装备上门修"
终局B公司的月均呼唤量是A公司的4.8倍,出于后者用8岁小孩都能听懂的人话,说清了"怎么用、谁来找、怎么办"。


小编观点
见过最蠢的文案是某公司写的:"本司道路救援服侍严厉遵行ISO 9001品德治理系统准则",这跟抛锚车主的焦虑有毛关系?下次写文案时,把公约甩给老妈看,她三秒内看不懂的句子齐备删掉。记着,好的文案不是文学创作,是帮网民在忙乱中抓住救命绳的那只手——要够粗、够亮、够背眼。

当初打开你的保险公约看一看,救援电话是不是还藏在免责条目后面?那些用六号字写的"增值服侍",不如直接改成挡风玻璃贴纸上的大字报:"爆胎打这一个号,咱们带轮子来!"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车时代 » 保险公司道路救援文案如何抓住用户痛点?